


經濟學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際經貿領域教師和在職研究生的培養(yǎng),推動國際貿易新理論的普及,加強實證研究新方法的推廣,引導新興研究領域的興起,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自從2017年開始舉辦“全國國際經濟學研究前沿培訓”系列講座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五屆(2017—2021年)。

11月27日上午,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國際經濟學研究前沿培訓”——暨京師經管·名家講壇在線上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就“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領域的學術前沿、重大現實問題進行講授,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業(yè)界機構250余人參加,會議持續(xù)共4個小時左右。
在主旨演講之前,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教授致辭。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盛斌,寧波大學商學院、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鐘昌標,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求是特聘教授馬述忠分別進行了主旨演講,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仲鑫教授、徐嫄副教授與三位專家進行了交流與討論。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魏浩教授主持會議。
首先,由戚聿東進行會議致辭。戚聿東首先介紹了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歷史和發(fā)展現狀,以及近年來取得的各種成績。接著,他表示,自2017年起,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全國國際經濟學研究前沿培訓”系列講座,得到全國廣大師生的踴躍參與,在學界產生了較大反響。他指出,結合國家大力發(fā)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政策背景和數字貿易對實體經濟的重要促進作用,本屆論壇主題圍繞“數字貿易與數字經濟”展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最后,戚聿東預祝本屆名家講座活動圓滿成功。
第一位主講嘉賓是盛斌,演講題目為“數字服務貿易與跨境數據流動”。盛斌首先指出跨境數據流動與數字貿易的關系,并介紹了跨境數據流動對數字貿易產生的匹配信息、支持交付、促進交易、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五方面影響。其次,他詳細介紹了數據跨境流動的采集、傳輸與訪問三種途徑、跨境數據流動的特點和監(jiān)管模式。接著,盛斌對跨境數據流動的國際規(guī)則與治理模式進行總結和對比,并介紹了WTO電子商務諸邊談判的主要議題和主要成員方的立場與主張。最后,盛斌對本場演講進行總結,他認為,跨境數據流動是數字貿易的重要命脈,各國需提高數據監(jiān)管與跨境數據流動規(guī)制立法,完善國際合作與協調機制。
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仲鑫指出,盛斌對跨境數據流動的細致講解,對系統(tǒng)了解跨境數據流動的影響因素、跨境數據流動如何監(jiān)管以及中國對跨境數據流動的主要主張等問題有非常大的幫助。針對仲鑫關于數字支付主要難題的疑問,盛斌指出,數字支付的隱私保護以及支付過程中的金融數據流動等安全性問題是當前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徐嫄從量化分析角度,指出在未來跨境數據流動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構建相關跨境數據流動的變量和指標,進行細致的實證分析。
第二位主講嘉賓是鐘昌標,演講題目為“數字經濟與經濟學理論發(fā)展”。首先,鐘昌標強調,數字經濟將重塑人類文明,這主要體現在數字技術深刻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催生了社交網絡、平臺經濟、生態(tài)經濟等新型經濟結構,會對人類社會帶來根本性、全面性的變革,同時也會對經濟學科的理論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產生重要影響。接著,他系統(tǒng)地闡述了數字經濟對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影響,包括經濟學因果思維模式的演變過程、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假設的局限性以及大數據思維對認知分析和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影響。最后,鐘昌標提出了數字經濟對經濟學理論拓展存在的9個典型問題,為廣大學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仲鑫認為,鐘昌標的演講內容非常具有啟發(fā)性,并對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產業(yè)政策進行了提問和討論。徐嫄表示,在數據被定位為新型生產要素和戰(zhàn)略資產的背景下,應將數據納入到生產函數中并對勞動要素的內涵進行拓展,學者們應從數字經濟的視角來重新思考和發(fā)展經濟學理論。
第三位主講嘉賓是馬述忠,演講題目為“數字貿易視域下的消費者”。首先,馬述忠從消費偏好差異化角度強調了數字貿易中消費者角色的重要性。隨后,他從多個維度詳細分析了數字貿易視域下的消費者行為,如價格離散與消費者搜尋、信息不對稱與消費者反饋、信息過載與消費者注意力等。最后,馬述忠總結了消費者隱私保護的內涵和外延,強調作為數字貿易的重要參與主體,消費者個人數據主權的維護以及權益的保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并針對消費者隱私安全問題梳理介紹了各國出臺的政策法規(guī)。
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仲鑫提到,傳統(tǒng)消費者與數字貿易視域下的消費者存在差異性。對此,馬述忠進行了補充,明確指出,電子商務能夠同時在營銷、加工和研發(fā)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反映消費者的偏好和行為,數字貿易可以實時引領未來的消費趨勢。徐嫄指出,數字貿易視域下國內消費者與國外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分析框架和關注重點應該是不同的,對此,馬述忠也表示贊同,認為研究數字貿易需要關注消費者的國別差異。徐嫄進一步提出建議,可以將產品種類、搜尋成本和信息過載等因素納入統(tǒng)一框架,評估數字貿易對消費者福利水平的影響。
會議最后,由魏浩進行會議總結。魏浩指出,三位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前沿話題進行了細致講解和交流討論,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為后期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也指明了方向,有效促進了全國各高校國際貿易領域研究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對廣大學者拓展新的研究問題帶來極大啟發(fā)。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也將在未來繼續(xù)致力于提升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學科師資水平和加強高端人才的培養(yǎng)。
轉自:北京師范大學新聞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